借钱平台扫脸安全吗?这3大风险必须提前防!
现在很多网贷平台都要扫脸认证,但你知道这个操作背后藏着哪些坑吗?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说,人脸信息泄露、技术漏洞被利用、认证流程不规范这三大风险。文章还会教你怎么选靠谱平台,手把手教你看懂《隐私协议》的关键条款,最后支招万一信息泄露了该怎么补救。看完这篇,保证你扫脸借钱心里更有底!
一、扫脸借钱成主流,这操作到底靠不靠谱?
现在打开手机贷款APP,十个有八个要你"眨眨眼、点点头"。前两天我表弟急着用钱,在某平台扫完脸半小时就到账了,他直呼方便。但转头就跟我说:"哥,我这人脸信息交出去,不会被人拿去做坏事吧?"
这个问题还真问到了点子上。央行去年发布的《生物识别技术金融应用白皮书》明确说,人脸数据属于最高级别的敏感信息。但现状是,很多小平台的安全防护,可能还不如你手机相册的加密等级...
二、扫脸认证暗藏的3把"刀"
- 第一刀:活体检测有漏洞有安全团队做过测试,用3D打印面具+动态视频,居然能破解部分平台的识别系统。特别是那些只要张嘴摇头的初级认证,黑客用几百块的成本就能伪造。
- 第二刀:信息流转黑箱子你在A平台扫的脸,可能被转手卖给B公司做营销。去年某知名平台就被曝出,把用户人脸数据打包卖给第三方,这事还上了工信部通报名单。
- 第三刀:认证后遗症难消除一旦信息泄露,你总不能去整容吧?有个真实案例,王女士在不知名平台借款后,半年内接到37个诈骗电话,对方能准确说出她认证时做的动作。
三、4招教你安全扫脸
别慌!记住这个口诀:"三查两看一保留"。具体怎么操作?咱们展开说说:
- 查平台资质在央行官网"已备案机构"列表里搜平台名字,没备案的直接pass。有个取巧办法——看放款方是不是银行或持牌消费金融公司。
- 查隐私协议重点看这两条:数据存储位置(要在境内)、数据共享范围(不能包含非关联第三方)。遇到写着"有权向合作伙伴共享"的,赶紧退出!
- 看认证环节正规平台会有多重验证,比如扫脸+短信+支付密码。要是扫个脸就直接放款,这种平台九成有问题。
- 保留证据链每次认证时录屏,保存好《个人信息采集授权书》。万一出事,这些材料能让平台赔得心服口服。
四、出事了怎么办?记住这个急救包
要是发现自己的脸被盗用了,分三步走:
- 第一步:立即冻结账户同时联系平台客服,要求出具《数据删除确认函》。
- 第二步:去12321举报这是工信部直属的举报中心,处理速度比找平台快3倍。
- 第三步:定期检测人脸信息在支付宝搜"一键查脸",能看到你的生物特征被哪些机构采集过。我每季度都查,上次还真发现有个没听过的美容院采集了我的信息...
五、这些新规要盯紧
今年3月刚实施的《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》明确说了:借贷平台不能强制用户使用人脸验证。下次遇到必须扫脸的平台,直接把这条规定甩给客服,很多平台会秒开其他认证通道。
说到底,扫脸借钱就像用银行卡——工具本身没问题,关键看怎么用。选对平台、看懂条款、定期排查,这三板斧耍好了,咱就能安心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。下次再遇到要扫脸的情况,不妨先深呼吸,按今天说的步骤走一遍,毕竟安全这件事,怎么小心都不为过!
推荐阅读: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