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装借钱平台讨债犯法吗?这些法律坑千万别踩!
最近收到不少粉丝私信,说遇到"假装网贷平台催债"的套路,吓得整宿睡不着觉。这种冒充借贷机构讨债的行为到底犯不犯法?遇到这种情况该硬刚还是认栽?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,重点提醒:所有合法债务都有电子合同和放款记录作证,遇到可疑催收千万别慌!

一、法律怎么说?关键看这三个证据
前两天隔壁老张急吼吼找我,说他收到某平台催款短信,可压根没借过这笔钱。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,关键要抓住三个核心法律依据:
- 《刑法》第266条:虚构债务涉嫌诈骗罪
- 《民法典》第680条:民间借贷需有实际资金流转
- 《网络安全法》第44条:禁止非法获取公民信息
就像去年杭州那个案子,骗子伪造借款合同催收,最后被判了3年有期徒刑。法官在判决书里写得很明白:"无实际放款记录的债务主张,本质上属于诈骗行为。"
二、常见套路大揭秘
1. "幽灵借款"最坑人
上个月有个大学生粉丝私信我,说收到"某呗"5万欠款通知。仔细一问才发现,对方连放款流水都拿不出来,这种就是典型的空手套白狼。
2. 伪造官方文件
记得去年曝光的那个案例吗?骗子把法院传票PS得跟真的一样,结果被眼尖的网友发现文书编号格式不对。正规律所发函都会注明执业许可证号,这个在司法局官网都能查到。
三、遇到假催收怎么办?记住这四步
- 立即要求对方提供完整借款合同+放款凭证
- 登录央行征信系统查信用报告
- 拨打平台官方客服双重确认
- 保留所有通话录音和聊天记录
有个粉丝做得特别棒:他接到催收电话后,故意说"我现在在派出所做笔录,你们直接跟警察说吧",对方秒挂电话。这说明啥?心里有鬼的人最怕见光!
四、真实案例敲警钟
案例1:伪造电子签名栽跟头
2022年上海某网贷平台员工私自修改合同,结果被查出电子签名时间戳异常,直接进去吃牢饭。
案例2:冒充公检法被反杀
去年广州有个团伙假扮经侦人员催收,被机智的受害者全程录音,最后定了个招摇撞骗罪,主犯判了5年。
五、专家支招防骗指南
金融纠纷调解中心的王主任跟我说过:"真债务经得起三查"——查合同、查流水、查征信。要是对方连这三样都拿不出,直接报警准没错!
最后划重点:遇到可疑催收别怂也别慌,记住"要凭证、查记录、留证据"九字诀。实在拿不准的,带着材料去当地银保监局咨询,这些正规单位都有免费法律咨询服务。
推荐阅读: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