贷款口子都要芝麻分吗?这3类平台不看信用也能下款
最近收到好多粉丝私信问:"现在借钱是不是都要查芝麻分啊?我分数低是不是就凉凉了?"说实话,很多老铁一看到要授权芝麻分就头大。其实市面上还真有不少不看信用分的借款渠道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里面的门道。不仅要告诉你哪些平台不查芝麻分,还会教你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对贷款类型,文末还藏着几个90%的人都不知道的借款冷知识哦!
一、芝麻分真是贷款"敲门砖"吗?
摸着良心说,芝麻分现在确实成了很多网贷平台的基础门槛。从花呗借呗到京东白条,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消费信贷产品,基本上都会把550分作为分水岭。但要注意的是,这个分数更多是反映你的消费习惯和履约能力,并不完全等同于央行征信。
可能有人会问:"那是不是所有口子都要看芝麻分呢?"其实不然,这里头门道还挺多的。下面这3类贷款产品,就算你芝麻分掉到500以下,照样有机会下款:
1. 抵押类贷款产品
- 房车抵押贷:银行和正规金融机构更看重抵押物价值
- 保单质押贷:用生效半年以上的保单就能申请
- 存单质押贷:在存款银行直接办理最方便
2. 小额现金贷产品
这类产品主要看实名认证和通讯录信息,比如:
- 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新人专享额度
- 地方性银行的线上快贷产品
- 某些电商平台的首单免审服务
3. 特定场景分期
像教育分期、医美分期这种定向用途的贷款,主要审核场景真实性。只要你能提供课程合同或者医院诊断证明,很多机构都会放宽信用分要求。
二、避开这些坑才能顺利下款
虽然说有不看芝麻分的口子,但想成功借钱还是得注意这几个雷区:
1. 别被"0门槛"忽悠瘸了
天上不会掉馅饼,那些宣称"身份证就能贷10万"的广告,十个有九个都是砍头息套路贷。正规平台再怎么放宽条件,也会要求手机实名半年以上、有稳定收入来源这些基本条件。
2. 利率换算要门儿清
很多老铁分不清日利率和年化利率的区别,这里教大家个口诀:"日息乘365,月息乘12"。碰到说"万五利息"的,自己算算年化是不是都18%了。
3. 申请次数别太浪
每申请一次贷款,机构就会查一次征信记录。要是你一个月内申请超过5次,银行风控系统直接把你列入高风险名单,到时候正规平台都借不到钱了。
三、手把手教你选对贷款类型
根据我这些年摸爬滚打的经验,给大家整理了个四步选贷法:
- 先看资金用途:消费分期选场景贷,现金周转选信用贷
- 再算还款能力:月还款额别超过收入的40%
- 三比贷款成本:把手续费、服务费都算进年化利率
- 最后确认资质:仔细阅读借款协议里的准入条件
举个栗子,最近有个粉丝想借3万装修,我让他先去申请了装修公司的合作分期,结果不但免了服务费,还拿到12期免息,比直接借现金贷省了小两千利息。
四、芝麻分低也能养的3个妙招
虽说有不看芝麻分的口子,但把分数养高点总没坏处。这里分享几个偏方:
- 在闲鱼上挂二手物品时勾选信用回收
- 每月定期给家里水电费账户充值(哪怕用不上)
- 把车辆信息绑定到支付宝车主服务
上次有个粉丝按这个方法操作,三个月芝麻分从521飙升到603,直接开通了借呗额度。不过要提醒大家,修复信用没有捷径,关键还是得保持良好履约记录。
五、这些替代方案你可能没想到
要是实在搞不定贷款,不妨试试这些曲线救国的办法:
- 信用卡预借现金:虽然利息高点,但到账快
- 亲友周转:打个正规借条用"电子签"小程序
- 变现闲置物品:旧手机挂转转,游戏账号上交易猫
说到底,贷款这事就像谈恋爱,合适最重要。别光盯着那些网红贷款产品,多看看地方城商行的专项贷款,或者国企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,说不定会有意外惊喜。
最后唠叨一句:钱能解决的事都不是事,但借来的钱终归要还的。大家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,千万别为了一时周转陷入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。如果今天说的这些对你有帮助,记得转发给身边正在为借钱发愁的兄弟姐妹们!
推荐阅读: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